2014年5月1日 星期四

[別罵我] 高物價才是創業的樂土

最近跟學生說明一個理論,我認為"台幣維持強勢以抑制物價上漲" 就是年輕人就業薪資低迷的主因。
場景設定:給薪水的老闆,有競爭力的員工,在政治力活躍的島國。
1. 因為物價沒有波動,所以老闆就跟員工說 " 公司去年的業績只有微幅增長,而電價、營運成本提高,所以公司獲利不好,今年就不加薪了"。
2. 老闆開公司就是要賺錢的,所以營業額沒增加,變成做辛酸的。但是,少花點錢基本上還是能夠掙點超額的利潤,講白點就是 "cost down"。
所以啦,老闆跟員工說,景氣不好,大家就多做點事,遇缺不補吧。員工看得到的市場氣氛也是如此,那只好共體時艱了。

3. 以上,就是台灣多數就業市場的現況。
那如果物價上漲呢? 到底會發生啥事?

4. 基本上,在低物價時代,企業都能夠經營下去,企業的競爭力一定是足夠的。而商品售價上升,那企業不就賺到暴利了嗎?除了大老闆,多數人都會哀哀叫吧。
對啊,每個人都看到老闆賺了很多錢,包括有競爭力的員工。
5. 接下來,員工要求加薪,老闆賺錢一定要懂得分享。當然,決定性關鍵還是老闆的良心。

這時,有競爭力的員工覺得 "事情我在做,鈔票你拿來花",起賭爛,決心跳槽,或者更絕一點,直接創業,暴利自己賺。
6. 這時聰明的老闆會怎麼做呢?

是要讓賺錢的員工成為競爭對手的資源,還是加薪呢?

中國福州馬尾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