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系(生科系)、生物科技系(生技系)、醫學檢驗暨生物科技系(醫技系)唸那個好?
很多學生都搞不清楚「生命科學」與「生物科技」的差異,其實很簡單,「科學」強調的是基礎的理論與創新研究的能力,「科技」則是應用科學知識的產業化技術。
在就業市場上,生科系的學生是設定成為科學家與研究人員,生技系的學生則是成為工程師、技師與產品開發的專業人員。
不過一般人往往崇尚學術研究,輕視應用實做,尤其是年輕人。
根據大學基測及指考的最低成績排名:
對台大而言1. 生科系>2. 醫技系>3. 生技系,對私立的慈濟大學而言1. 醫技系>2. 生技系>3. 生科系。
為何不同?
因為台大是研究型大學,所以學術研究特色較重的生科系比較吃香,而生物醫學領域中又獨尊醫學,所以會有這個排名。
但是,為何慈濟大學(有醫學系)的排名卻有此差異?
這是一個秘密,
沒有大學願意承認自己是單純的教學型大學,因為目前系所的聲譽及教師的升等還是以研究為主要的指標。
社會的精英(教育主管及少數大牌學者)認為資源不足的私立大學根本不配進行研究,更不應該給太多的教育資源,如此一來,私立大學的學生和老師等於是被社會歧視跟輕視的一群。
可悲的是,這些佔台灣多數的學生及家長們,卻還不斷地助長(沉默接受)這精英教育制度的運作。
公立大學的教育品質比較好!?
它的資源是比較多,但教育不見得好。
而私校的許多學生更是可憐,居然相信 "只要朝著成為「殿底的研究人才」而努力唸書,必將幸福"。
生物科技還是很有發展潛力的,這是世界發展的趨勢。但是,個人能力的適性發展,更是大學教育中教師應該負擔起的責任。真希望我有勇氣告訴學生真相,也期待有學生因此而發揮更好的個人品質,成為真正的社會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