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力的強化是必要的,
可是科學研究的發展過程中卻極端需要經驗與純熟的技術來保護.
我的意思是
在科學教育的過程中需要鼓勵學生積極的思考與提出問題
但是卻不能(不適)用短期的成果來評量好壞
私立大學的學生往往被設定為資質比別人差, 所以畢業後只能去擔任技術員一類低階的工作
即使少數奮發向上取得較好的社會成就,其創造力也比較差.
因為他們已經喪失信心了, 並不認為自己可以去創新.
有一天我想通了這個矛盾.
所以, 我還是要給學生機會.
但是, 卻要提供更長的時間來鍛鍊他(她)們的技巧.
這就是庇護工廠的想法
台灣的生技產業要發展,就必需如此.
不應該太在乎短期的績效.
================================================
在 2009/3/10, 學生寫信問到:
老師有些問題想請教你,關於畢業後的出路,如果我只有大學畢業,又是畢業於生物科技系,若是沒有繼續往上念,到底有什麼有關生物方面的工作可以找呢?
************************
以下是我的回答:
************************
我想建議你的是, 先考慮供需問題.
你可以評估一下, 你的同學(or 同年齡的人)具備怎樣的能力, 而你又具備怎樣不同的能力.
你們都還是很重視"有關生物方面的工作", 為何不去找"工作"就好了.
生物科技系畢業的人應該最瞭解那些工作是生物相關的, 而我是唸化學的, 所以我只知道化學有那些工作.
工作機會很多, 但是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不適合.
現在種菜,養豬很有機會賺錢(生物相關的), 有菲律賓朋友在問我, 需要很多人.
就算你拿到生物科技系碩士, 那更應該比我知道那些工作是生物相關的, 學歷只是人生中的一段經歷, 所以叫學習經歷. 不唸研究所是OK的.
我知道很多工作, 但不知道它是否跟生物相關.
****************
後來學生回信說: 就覺得自己沒有什麼一技之長,所以才對未來特別的擔憂吧!!!
****************
唉!!!
2008年8月15日 星期五
笨蛋! 台灣高等教育的問題在國立大學
最近台灣高等教育的問題被吵的沸沸揚揚的,主要是大學太多而學生變少導致高等教育的門檻下降,有些不符社會人士對"高等"的認知。
想到20幾年前,我正在唸台北的高中,當時也是台灣開始推動教改的時候。那時後,班級中對於延長國教至高中及廢除聯考制度有許多的討論,我當時認為學校教育只是學習的一種階段及過程,太重視形式主義的規則只會造成低品質的成果,對學生而言也是青春的浪費。不過,有位老師說:難道一次的考試失敗就不能擁有受教權嗎,成績不好就不能唸大學嗎? 當時的高中生不知道要如何回答,身為既得利益者怎可拒絕別人參與的機會,感覺很不公義。
現在,我大學裡教書。現在的問題更多了,雖然高中生變多了,但是人口下降,過程中又遇到廣設大學,教育的窄門不在了,大家反而更頭痛。因為國際化導致競爭的門檻更高了,簡單來說就是供需失調的問題。
現在的大學要評鑑,成效不好教育部就要你關門,但是關門的都只會是私立學校。基本上國立大學增加的不比私立大學少呀!更何況為何不先從公部門開始緊縮,卻從具有市場競爭機制的私立院校著手。這次的假考部隊真是蠢蛋呀!你們鎖定的科系卻成為那大學登記率最高的系所,而整個教育市場最大的惡勢力-教育部卻悶不吭聲。
政府說要追求卓越,結果補助都還是往國立大學走,因為私立大學的補助看不到結果。
說要開放大陸學生來台就讀,卻擔心就業市場被瓜分。殊不知,教育也可以是一種產業,例如:美國及澳洲。
所以只能開放私立大學招收大陸學生,這樣才能解決高等教育資源過剩,又可避免國家機密及補助被對岸給利用了。
還沒寫完
想到20幾年前,我正在唸台北的高中,當時也是台灣開始推動教改的時候。那時後,班級中對於延長國教至高中及廢除聯考制度有許多的討論,我當時認為學校教育只是學習的一種階段及過程,太重視形式主義的規則只會造成低品質的成果,對學生而言也是青春的浪費。不過,有位老師說:難道一次的考試失敗就不能擁有受教權嗎,成績不好就不能唸大學嗎? 當時的高中生不知道要如何回答,身為既得利益者怎可拒絕別人參與的機會,感覺很不公義。
現在,我大學裡教書。現在的問題更多了,雖然高中生變多了,但是人口下降,過程中又遇到廣設大學,教育的窄門不在了,大家反而更頭痛。因為國際化導致競爭的門檻更高了,簡單來說就是供需失調的問題。
現在的大學要評鑑,成效不好教育部就要你關門,但是關門的都只會是私立學校。基本上國立大學增加的不比私立大學少呀!更何況為何不先從公部門開始緊縮,卻從具有市場競爭機制的私立院校著手。這次的假考部隊真是蠢蛋呀!你們鎖定的科系卻成為那大學登記率最高的系所,而整個教育市場最大的惡勢力-教育部卻悶不吭聲。
政府說要追求卓越,結果補助都還是往國立大學走,因為私立大學的補助看不到結果。
說要開放大陸學生來台就讀,卻擔心就業市場被瓜分。殊不知,教育也可以是一種產業,例如:美國及澳洲。
所以只能開放私立大學招收大陸學生,這樣才能解決高等教育資源過剩,又可避免國家機密及補助被對岸給利用了。
還沒寫完
2008年8月13日 星期三
學術詐騙集團
有些事情只要知道了一次就夠了,不用記太牢,偶爾還要遺忘一些才好.
最進收到許多莫名其妙的學術信件, 有期刊要請我去擔任"special issue"的"guest editor", 還有一個印度學生希望我收他當Ph.D. program的學生?
天呀!我只是小咖到連國科會計劃都申請不到的私立大學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
沒錢沒地位, 誰在開我玩笑呀!!! 新期刊要找讀者和稿件,所以隨便問一下,
你上網去看不就知道我的學校根本就沒有Ph.D. program,
這種亂槍打鳥的手法, 我實在是很痛恨, 浪費別人的心力.
我說這是學術詐騙集團的手法.
我還是過小咖助教的生活好了..
最進收到許多莫名其妙的學術信件, 有期刊要請我去擔任"special issue"的"guest editor", 還有一個印度學生希望我收他當Ph.D. program的學生?
天呀!我只是小咖到連國科會計劃都申請不到的私立大學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
沒錢沒地位, 誰在開我玩笑呀!!! 新期刊要找讀者和稿件,所以隨便問一下,
你上網去看不就知道我的學校根本就沒有Ph.D. program,
這種亂槍打鳥的手法, 我實在是很痛恨, 浪費別人的心力.
我說這是學術詐騙集團的手法.
我還是過小咖助教的生活好了..
2008年8月12日 星期二
我的學生們
文憑跟學歷只不過是另一張有頭銜的名片罷了, 不需要把名片整天掛在頭上.
你問我那個系畢業的? 這有很重要嗎?
你問我那個系畢業的? 這有很重要嗎?
我知道和我所做的就證明了這個人的能力所及,不是嗎?
同學們, 加油!!! 這個社會並不需要太多只會唸書的呆子.
(根據我的精算,台灣社會中每321個人中有一個笨蛋就夠了, ------這是某晚我做夢時想到的數據)
銘傳大學生物科技系 2006-2008
2006
楊明曄 [專研生] 東吳大學微生物研究所碩士班
2007
陳博文 [專研生] 國防大學藥學研究所碩士班
李家齊 [專研生] 國防大學海底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陳心儀 [專研生]
杜怡慧 [專研生]
2008
徐得嘉 [專研生]
謝欣吟 [專研生]
陳雅芳 [專研生]
陳怡伶 [專研生]
同學們, 加油!!! 這個社會並不需要太多只會唸書的呆子.
(根據我的精算,台灣社會中每321個人中有一個笨蛋就夠了, ------這是某晚我做夢時想到的數據)
銘傳大學生物科技系 2006-2008
2006
楊明曄 [專研生] 東吳大學微生物研究所碩士班
2007
陳博文 [專研生] 國防大學藥學研究所碩士班
李家齊 [專研生] 國防大學海底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陳心儀 [專研生]
杜怡慧 [專研生]
2008
徐得嘉 [專研生]
謝欣吟 [專研生]
陳雅芳 [專研生]
陳怡伶 [專研生]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