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力的強化是必要的,
可是科學研究的發展過程中卻極端需要經驗與純熟的技術來保護.
我的意思是
在科學教育的過程中需要鼓勵學生積極的思考與提出問題
但是卻不能(不適)用短期的成果來評量好壞
私立大學的學生往往被設定為資質比別人差, 所以畢業後只能去擔任技術員一類低階的工作
即使少數奮發向上取得較好的社會成就,其創造力也比較差.
因為他們已經喪失信心了, 並不認為自己可以去創新.
有一天我想通了這個矛盾.
所以, 我還是要給學生機會.
但是, 卻要提供更長的時間來鍛鍊他(她)們的技巧.
這就是庇護工廠的想法
台灣的生技產業要發展,就必需如此.
不應該太在乎短期的績效.
================================================
在 2009/3/10, 學生寫信問到:
老師有些問題想請教你,關於畢業後的出路,如果我只有大學畢業,又是畢業於生物科技系,若是沒有繼續往上念,到底有什麼有關生物方面的工作可以找呢?
************************
以下是我的回答:
************************
我想建議你的是, 先考慮供需問題.
你可以評估一下, 你的同學(or 同年齡的人)具備怎樣的能力, 而你又具備怎樣不同的能力.
你們都還是很重視"有關生物方面的工作", 為何不去找"工作"就好了.
生物科技系畢業的人應該最瞭解那些工作是生物相關的, 而我是唸化學的, 所以我只知道化學有那些工作.
工作機會很多, 但是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不適合.
現在種菜,養豬很有機會賺錢(生物相關的), 有菲律賓朋友在問我, 需要很多人.
就算你拿到生物科技系碩士, 那更應該比我知道那些工作是生物相關的, 學歷只是人生中的一段經歷, 所以叫學習經歷. 不唸研究所是OK的.
我知道很多工作, 但不知道它是否跟生物相關.
****************
後來學生回信說: 就覺得自己沒有什麼一技之長,所以才對未來特別的擔憂吧!!!
****************
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