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少數有產業經驗的大學教員, 經常要回答學生對升學與就業發展的詢問.
而個人最常給的建議是,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這意味著"好易惡勞"及"差異化就是利基"的生活概念.
基本上,我還是認為升學 (or 學術這一行)是很糟糕的工作, 而我的學生們大都不適合走這條路, 因為多數都缺乏天份, 走這條路將會是辛苦的. 所以何必跟別人擠呢?
但是, 最近經濟非常的不景氣, 找工作很辛苦, 所以一堆人都急著要就業及尋找鐵飯碗(公職). 所以我反而建議學生,這時候應該躲在學校裡, 把技術練熟了, 等景氣好轉時再來就業, 而當景氣正好時, 再轉入穩定的事業中.
這時後還有一個觀念要說明的, "念書是花錢的事", 這個態度一定要轉變.
念書是一種工作, 是儲蓄未來就業的能力, 而且要將個人當成公司來經營, 當外在環境不景氣時,公司的營運策略應為何?
------降低支出與成本, 降低商品製造與行銷活動, 提高資產利用與研發效能, 厚植成長的能量.
建議:
還未進入就業市場的年輕人, 暫緩進入, 也不要太認真去準備公職考試. 能升學就先待著, 當學生花的錢並不多.
已進入就業市場人士, 多花些力氣於培養視野而非賺錢. 因為此時常遇"事倍功半"的情況, 放鬆心情過過好日子, 更重要.
2009年2月6日 星期五
明確的學習目標
給學生明確的學習目標, 最近ㄚ力絲提醒我, 專研題目的接續性問題.
我也慢慢發現自己的不一致性.
早期我讓一位學生嘗試申請國科會的大專生計劃, 預期建立分子模擬與計算生物的方法, 我們的運氣不錯, 獲得補助通過. 而從完全沒經驗, 到學生做出興趣來, 且積極主動, 我也感到非常的高興. 這完全是"無心"所得到的最好成果了.
隨後, 我考慮到延續性的問題, 所以就找了2個晚一屆的學生來做, 同時也讓這位學姐有指導學弟妹的經驗. 然而, 事情越來越不像我所想像的, 學姐不知要如何教學弟, 而學弟也就傻傻的等指示, 就算兩邊我都罵過了, 結果還是一樣, 雙方都僵在那邊.
嗯, 這時我發現到了.
這是我定錯學習目標了, 我希望學生主動學習, 應該要先瞭解學生想要從我這邊學到甚麼, 而非放任學生自己選擇.
<----- 中呂宋大學(菲律賓)漁業學院的旁邊溝渠.
當老師的真能夠給學生好的釣干嗎? 還是只懂的做做樣子而已.
因為, 當做老師的無法給予足夠的心力來指導學生時, 目標就會淡薄掉, 最後雙方都將徒勞無功.
老師的得失心也要淡一點, 讓學生去獨自享受那成果的榮耀與過程的甘苦.
我應該把研究重心整合一下, 例如: 食品生技的分析技術和課程的整合, 至於養殖和微生物就交給其它專家來進行. 所以BSEL之研究方向, 1. 生化工程, 化妝品製造及藥物分析為主題. 2. 資料分析, 包括生化分離技術與數值工具的發展. 而其他岔開的問題都要把它再導回來, 像是建構Micelle or Liposome的生物膜模擬系統, 微生物(酵母)代謝會產生啥東西, 有何功效, 如何分析其路徑, 結果的呈現與教學的應用.
看來做老師的也很需要明確的研究目標, 接下來我才能引導學生提出有效問題.
我也慢慢發現自己的不一致性.
早期我讓一位學生嘗試申請國科會的大專生計劃, 預期建立分子模擬與計算生物的方法, 我們的運氣不錯, 獲得補助通過. 而從完全沒經驗, 到學生做出興趣來, 且積極主動, 我也感到非常的高興. 這完全是"無心"所得到的最好成果了.
隨後, 我考慮到延續性的問題, 所以就找了2個晚一屆的學生來做, 同時也讓這位學姐有指導學弟妹的經驗. 然而, 事情越來越不像我所想像的, 學姐不知要如何教學弟, 而學弟也就傻傻的等指示, 就算兩邊我都罵過了, 結果還是一樣, 雙方都僵在那邊.
嗯, 這時我發現到了.

這是我定錯學習目標了, 我希望學生主動學習, 應該要先瞭解學生想要從我這邊學到甚麼, 而非放任學生自己選擇.
<----- 中呂宋大學(菲律賓)漁業學院的旁邊溝渠.
當老師的真能夠給學生好的釣干嗎? 還是只懂的做做樣子而已.
因為, 當做老師的無法給予足夠的心力來指導學生時, 目標就會淡薄掉, 最後雙方都將徒勞無功.
老師的得失心也要淡一點, 讓學生去獨自享受那成果的榮耀與過程的甘苦.
我應該把研究重心整合一下, 例如: 食品生技的分析技術和課程的整合, 至於養殖和微生物就交給其它專家來進行. 所以BSEL之研究方向, 1. 生化工程, 化妝品製造及藥物分析為主題. 2. 資料分析, 包括生化分離技術與數值工具的發展. 而其他岔開的問題都要把它再導回來, 像是建構Micelle or Liposome的生物膜模擬系統, 微生物(酵母)代謝會產生啥東西, 有何功效, 如何分析其路徑, 結果的呈現與教學的應用.
看來做老師的也很需要明確的研究目標, 接下來我才能引導學生提出有效問題.
2009年2月4日 星期三
專題研究的進度
一. 書報討論
這是大三下學期之專研的主要評分基準, 每位同學都需要上台報一篇論文給大家聽.
2009 Spring Semenster, BSEL實驗室專研討論時間為:
A. 星期一下午1:00~3:00;
B. 星期二下午2:00~5:00;
C. 星期三下午2:00~5:00.
星期一完全由我主持(但多數同學好像有課), 星期二由高嘉霙協助,星期三由黃國旭協助, ....也就是我都在實驗室AA4022, 如果有問題要討論就找這些時段, 大家一起談.
作業:針對你的專研題目, 請找出認為最重要的關鍵字3~8個, 最好是原文的專有名詞(3~8 Keywords in English). 這是方便同學找資料及寫論文用的, 因為關鍵字可以幫助同學釐清方向並確立論文主軸. 利用上一篇的專討論文及關鍵字寫一篇簡短中文5000字的報告(deadline 6/1前).
這是大三下學期之專研的主要評分基準, 每位同學都需要上台報一篇論文給大家聽.
2009 Spring Semenster, BSEL實驗室專研討論時間為:
A. 星期一下午1:00~3:00;
B. 星期二下午2:00~5:00;
C. 星期三下午2:00~5:00.
星期一完全由我主持(但多數同學好像有課), 星期二由高嘉霙協助,星期三由黃國旭協助, ....也就是我都在實驗室AA4022, 如果有問題要討論就找這些時段, 大家一起談.
作業:針對你的專研題目, 請找出認為最重要的關鍵字3~8個, 最好是原文的專有名詞(3~8 Keywords in English). 這是方便同學找資料及寫論文用的, 因為關鍵字可以幫助同學釐清方向並確立論文主軸. 利用上一篇的專討論文及關鍵字寫一篇簡短中文5000字的報告(deadline 6/1前).
寫作練習
先前有請同學協助進行教案的編寫, 這是一個需要耗費心力投入的工作. 多數認真的同學在資料的收集及整理方面做的不錯, 不過, 跟學士論文的寫作練習相似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學習過程.
不僅是"有去做"就可以了, 還需要思考 "寫的好不好, or 還可以更好嗎?" 也就是說, 寫作練習就是思考的練習, 而且是動態的, 並不是你今天寫完了, 事情就結束了.
撰寫文件的目標大多在於"概念的傳達". 換言之, 讀者是否清楚瞭解你每一句話的意圖, 這是很重要的. 所以通常好的文章整體架構清楚, 而段落內的架構也很完整, 這是科學論文最常被要求的地方.
那要如何學習 "科學文章的撰寫架構"呢? 多一點文獻閱讀的經驗, 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或者是我個人常用的小技巧: 改寫人家的文章.
有時, 我們常常會看書 (or 文章)到某一段落, 就是看不懂. 經常要反覆思考多次, 然後好像猜到了作者的心思. 通常, 老師會重新練習改寫這段文章, 然後想一下, 我能否一次就看懂它呢!! 這事實上, 就是學士論文撰寫時, 指導教授的工作. 當同學在進行思考的練習的同時, 老師會指出你的思考還有那些地方多餘了, 那些地方欠缺, 那些不清楚. 所以, 我會不斷地要求同學給予回應, 無論是用 "信件文字" 或是 "口語".
而當你還不知道 "自己不夠好" 的時候, 是不可能讓自己變更好的, 這些都只是在跟過去的自己做比較, 與他人的看法及成果無關. 這就是"改寫訓練"的核心要義.
其次, 善用"起/承/轉/合"的通用架構: 1.先簡單說明其重要性與目的, 2. 再說明現況與該如何進行, 3. 有沒有可以比較的或例外的可能性, 4. 最終提一下自己的功績. 同學可以比對一下, 是否大多數敘述性的文章, 都有類似的文章架構.
所以, 架構不完整常常會讓人不知所云, 因為讀者通常不是作者.
簡短的說明我的論文指導方式, 只是希望同學能瞭解並學習到一些方法技巧.
不僅是"有去做"就可以了, 還需要思考 "寫的好不好, or 還可以更好嗎?" 也就是說, 寫作練習就是思考的練習, 而且是動態的, 並不是你今天寫完了, 事情就結束了.
撰寫文件的目標大多在於"概念的傳達". 換言之, 讀者是否清楚瞭解你每一句話的意圖, 這是很重要的. 所以通常好的文章整體架構清楚, 而段落內的架構也很完整, 這是科學論文最常被要求的地方.
那要如何學習 "科學文章的撰寫架構"呢? 多一點文獻閱讀的經驗, 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或者是我個人常用的小技巧: 改寫人家的文章.
有時, 我們常常會看書 (or 文章)到某一段落, 就是看不懂. 經常要反覆思考多次, 然後好像猜到了作者的心思. 通常, 老師會重新練習改寫這段文章, 然後想一下, 我能否一次就看懂它呢!! 這事實上, 就是學士論文撰寫時, 指導教授的工作. 當同學在進行思考的練習的同時, 老師會指出你的思考還有那些地方多餘了, 那些地方欠缺, 那些不清楚. 所以, 我會不斷地要求同學給予回應, 無論是用 "信件文字" 或是 "口語".
而當你還不知道 "自己不夠好" 的時候, 是不可能讓自己變更好的, 這些都只是在跟過去的自己做比較, 與他人的看法及成果無關. 這就是"改寫訓練"的核心要義.
其次, 善用"起/承/轉/合"的通用架構: 1.先簡單說明其重要性與目的, 2. 再說明現況與該如何進行, 3. 有沒有可以比較的或例外的可能性, 4. 最終提一下自己的功績. 同學可以比對一下, 是否大多數敘述性的文章, 都有類似的文章架構.
所以, 架構不完整常常會讓人不知所云, 因為讀者通常不是作者.
簡短的說明我的論文指導方式, 只是希望同學能瞭解並學習到一些方法技巧.
訂閱:
文章 (Atom)